文献推送 | Elabscience®2月文献引用549篇,最高IF达50.5!
Source: Elabscience®Published: 2025-03-27
截止至2025年2月,全网共计收录引用Elabscience®产品的文献达21316篇,总IF值达106295.6!
2月单月收录549篇,总IF值3437.9分,其中85篇影响因子达10+,最高影响因子达50.5。
Elabscience® 2月发表高分文献Top10
期刊 | IF | |
Dual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fusion by Parkin–PINK1 and OMA1 | Nature | 50.5 |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urotensin 2 plasma level 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rostate cancer |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42.1 |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 40.8 | |
Nature Nanotechnology | 38.1 | |
Cell Metabolism | 27.7 | |
Advanced Materials | 27.4 | |
Engineered stem cell booster breaks pathological barriers to treat chronic pancreatitis | Advanced Materials | 27.4 |
Immunity | 25.5 | |
Immunity | 25.5 | |
Nature Cancer | 23.5 |
根据引用产品所归属的不同产品线,Elabscience选出了4篇优秀高分文献进行解读和分享。
1. 英文标题:Dual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fusion by Parkin–PINK1 and OMA1
中文标题:Parkin–PINK1和OMA1对线粒体融合的双重调控
发表期刊:Nature
影响因子:50.5
文献解读:
线粒体应激通路对保护线粒体免受细胞损伤至关重要。然而,这些通路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的具体作用仍不明确。本研究结合系统的线粒体形态分析、非靶向代谢组学以及RNA测序技术,针对多种单基因、双基因及三重全身与组织特异性敲除和突变的小鼠模型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泛素E3连接酶Parkin和金属蛋白酶OMA1共同维持了一种双重调控机制,即使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二者也能通过协同作用调节线粒体融合,从而维护线粒体结构和基因组的稳定性。
作者单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生物化学系、Adrienne Helis Malvin医学研究基金会
DOI号:10.1038/s41586-025-08590-2
PMID号:39972141
产品名称(产品货号):
产品名称 | 产品货号 |
DA (Dopamine) ELISA Kit |
中文标题:由尿路上皮下血管周围巨噬细胞构成的膀胱-血液免疫屏障可抑制尿路病原体的扩散
发表期刊:Immunity
影响因子:25.5
文献解读:
尿路感染(UTIs)主要发生在膀胱,若病原体扩散至血液,可能导致致命的脓毒症。因此,限制尿路病原菌从膀胱侵入血液并扩散全身,对预防脓毒症至关重要。本研究首次发现并命名了一类新型细胞群体——上皮下血管周围巨噬细胞(suPVMs)。在感染初期,suPVMs主动捕获侵入固有层的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维持炎症血管的完整性。随着感染进展,在效应阶段,suPVMs通过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释放(METosis)机制,将携带细菌的胞外DNA陷阱(METs)排出至尿路上皮层,将病原体隔离于无血管区域。在协同免疫过程中,伴随METs释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中性粒细胞跨尿路上皮迁移以增强杀菌。在免疫记忆阶段,由循环单核细胞补充的suPVMs仍具备功能活性,可预防复发性UTIs。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膀胱-血液免疫屏障抑制尿路病原体扩散的机制,为尿脓毒症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
DOI号:10.1016/j.immuni.2025.02.002
PMID号:40015270
产品名称(产品货号):
产品名称 | 产品货号 |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Fluorometric Assay Kit (Red) |
3. 英文标题:Hybrid near-infrared-activated luminescent gold nanoparticle
platform for efficient cancer therapy
中文标题:混合近红外激活发光金纳米粒子平台,用于有效的癌症治疗
发表期刊:Advanced 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
影响因子:23.2
文献解读:
肿瘤治疗后的复发和转移仍然是肿瘤相关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5-巯基-1,3,4-噻二唑-2-基硫)乙酸(TMT)涂层发光金纳米粒子(L-AuNP@TMT),它具有高度的膜靶向能力和优越的光动力学性能。L-AuNP@TMT可以作为双光子激发的纳米药物,通过焦热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有效地消除结直肠癌(CRC)。该多功能纳米平台以其简便的绿色制造方法、可近红外光激活的高效光动力癌症治疗和无创成像模式,为癌症的精确临床治疗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海军医科大学长海医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DOI号:10.1007/s42114-024-01141-9
产品名称(产品货号):
产品名称 | 产品货号 |
PE Anti-Mouse CD49b/pan-NK cells Antibody [DX5] |
中文标题:瘤内分布优化的纳米生物杂化溶瘤菌构建及其声-光动力协同免疫联合研究
发表期刊:ACS Nano
影响因子:15.8
文献解读: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纳米-细菌生物杂化技术的活性“喷雾”生物杂化体(YB1–HCNs)。通过肿瘤微环境的触发,纳米药物(HCNs)伴随细菌(YB1)在肿瘤中的自驱运动能够广泛的分布在整个肿瘤中,解决了传统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内部分布不均的问题。在激光和超声(US)连续照射下,HCNs 可以产生兼具 II 型和 I 型活性氧(ROS)的声光动力治疗(SPDT),实现了对肿瘤的深度穿透和高效杀伤,降低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该研究为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和唤起持久的抗肿瘤免疫提供了一种创新策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DOI号:10.1021/acsnano.4c16740
PMID: 39902865
产品名称(产品货号):
产品名称 | 产品货号 |
Enhanced Cell Counting Kit 8 (WST-8/CCK8) |
参考文献:
[1] Boutilier A J, Elsawa S F.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States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1, 22(13):6995.